2025年5月15日下午,“AIGC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”主题讲座在涵虚楼模拟法庭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由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肖冬梅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我院院长童伟华教授担任主持人,全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到场聆听学习。

讲座伊始,肖教授以“中国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第一案”为切入点,围绕“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”这一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,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与立法动态,揭示了司法实践中“独创性”认定的核心逻辑。肖教授指出,法院对“智力成果”的认定聚焦于三个维度:构思设计、过程控制、结果筛选。即使AI参与创作,只要人类在关键环节发挥主导作用,成果即可视为受保护的作品。

在探讨AIGC的版权争议时,肖教授列举了学界与实务界的两大分歧点:“独创性”门槛的界定和权利归属的复杂性。对此,肖教授援引美国版权局2023年发布的《版权与人工智能》报告指出,美国目前仅对“人类实质性参与”的成果予以保护。
讲座尾声,肖教授以“一枚硬币”比喻AIGC的版权问题:“一面是技术创新,一面是法律规制。唯有找到平衡点,才能让AI真正服务于人类文明。”此番论述引发在场师生热烈讨论,为AI时代的版权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考方向。

在互动提问环节,在场同学踊跃举手提问,围绕AIGC著作权保护及AI时代版权治理等方面的问题,与肖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。肖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逐一作出回应。
童伟华院长在总结讲话中,高度肯定本次讲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,向肖教授致以诚挚谢意。同时,他强调人工智能时代AIGC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,提出这一议题应当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,为AI时代的版权治理贡献重要力量。

整场讲座以缜密的学术逻辑为纲,辅以鲜活的司法案例,既有法理思辨的深邃,亦含版权人本主义的温度,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思想与情怀共振的学术盛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