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读《法的中国性》,感受法的艺术

发布时间:2021-10-14 责任编辑:傅诗贻  来源:法学院 

1013日晚,第二十期揽翠读书会在涵虚楼1404教室顺利进行,揽翠读书会发起人韩敬带领法学院各级学生共同品读《法的中国性》。19级刘洋伸,19级唐毅,20级张国丽,20级张梓鑫四名学生担任领读人。

活动开始,张国丽就什么是法的中国性,作者为什么创作《法的中国性》等问题,简要介绍了《法的中国性》的基本内容。张梓鑫对书中民权词义考一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,解读了“物境”、“联想”和“回忆”的具体含义,说明了民族记忆的深层内涵。刘洋伸谈论了他对“物境”“联想”“回忆”的看法,并以李大钊先生为代表,剖析了近代知识分子对农村、对平民高度赞扬的深层原因。唐毅结合七五宪法产生的社会背景,明确了七五宪法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。同时,他表示,新时代的青年应当遵守宪法爱护宪法,要让宪法真正起到作用。此外,21级新生依次表达了自己对此次读书会的感想,阐释了对《法的中国性》的个人理解。读书会的气氛和谐,同学们认真听讲。活动最后,所有参与此次读书会的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。

 深入阅读《法的中国性》,可以了解中国法治发展的历史,体会到法律的无限魅力。周意如同学表示参与此次读书会受益颇深,对于法学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


发起人韩敬发言

领读人讲解《法的中国性》

合影留念


版权所有:长沙学院法学院 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路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