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大学谢晖教授莅临我院,共探“思想和文学中的法科生”
发布时间:2025-05-07 责任编辑:法学院-教科
2025年5月7日下午,“缫丝绣锦,起笔生花——思想和文学史中的法科生”主题讲座在涵虚楼模拟法庭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由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(国家人权基地)谢晖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我院院长童伟华教授担任主持人,全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到场聆听学习。
讲座伊始,谢晖教授以“人是思想者还是游戏者”这一哲学命题切入,指出法律人需在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生动的修辞能力间实现平衡。他从思想史上的法科生、文学史上的法科生、法律实践的决断性——思想家的逻辑建构、法律实践的冲突性——文学家的修辞描述、顾盼于逻辑理性与修辞情感之间的法科生五大维度展开阐释。通过回溯培根、歌德、托尔斯泰等出身法科的思想巨匠的学术轨迹,揭示法学教育对批判性思维与体系化建构能力的塑造作用,强调法学堪称孕育思想家的摇篮。
谈及法律实践的独特属性,他以“中国环境诉讼第一案”为例,剖析法律人如何在理性论证与情感共情的张力中寻找平衡点,指出这种思维特质使其在哲学、文学等领域更能敏锐捕捉人性本质与社会矛盾,为跨学科思考提供独特的法治视角。
讲座的最后,谢晖教授以长沙话的抑扬顿挫为例,再次形象地说明了法律语言应当兼具决断性与温情。
在互动提问环节,在场同学踊跃举手提问,围绕法律方法、自身的实践困惑等方面的问题,与主讲人展开了深入的交流。谢晖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逐一作出回应。
童伟华院长在总结讲话中,高度肯定本次讲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,向谢晖教授致以诚挚谢意。同时,他强调法科生不应将思维局限于法学内部,还要拓宽视野,如此才能在解决法律实践问题时,于不同立场迅速共情,在进行法律决断时传递兼具理性光芒与人文关怀的法治温度。
整场讲座深入浅出,既有理论高度,又充满人文关怀,赢得现场师生热烈掌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