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生工作 -> 正文

法益青声践初心,青春力行显担当—— “法益青声”暑期社会实践团嘉禾行纪实

信息来源:法学院 发布日期:2025-07-09

202572日至8日,长沙学院法学院“法益青声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嘉禾县开展实践活动。七天里,实践团以普法宣传筑牢基层法治根基,用红色教育传承法治精神,借非遗调研探索保护路径,向优秀校友汲取奋进力量,在“民歌之乡”“江南铸都”书写了青年法律学子的责任与担当。

普法进基层:让法律知识“活”起来

实践团首站走进嘉禾一中,通过“情景演绎+模拟法庭+法治宣讲”的特色模式,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化身“公诉人”“辩护人”,沉浸式学习反诈知识;在广发镇集市,实践团结合非遗伴嫁歌设计趣味问答,让法治声音随乡音传向街巷;在九老峰广场、人民广场,成员们以歌曲、小游戏吸引群众,化身“普法轻骑兵”普及反诈知识,发放宣传册,让法律贴近生活。

嘉禾县一中普法宣讲活动

红色寻初心:传承法治精神根脉

实践团探访广发镇红军临时法庭旧址,研读革命时期审判文献,从“就地办案、调解优先”的记载中感悟革命年代法治初心;走进萧克将军故居,深入理解法治精神在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事业中的支撑作用。通过红色足迹寻访,成员们强化了对红色法治历史的认知,更坚定了以法律守护公平正义的信念。

参观红军临时法庭

非遗赋新能:探索法治保护路径

在晋屏镇雷公井村,实践团与国家级非遗伴嫁歌传承人合作,将法律知识融入旋律创作普法歌曲;在塘村镇锻刀工坊,实地考察非遗技艺流程,从法治视角访谈匠人;走访嘉禾法院、文旅广电体育局,调研非遗司法与行政保护现状,撰写调研报告为当地政府建言献策,为非遗传承注入法治力量。

国家级非遗项目:嘉禾伴嫁歌

省级非遗项目:嘉禾菜刀锻造技艺

校友传经验:凝聚服务基层力量

实践团赴临武县万水乡回访该校2013届优秀校友谭雄斌。作为“最美基层共青团干部”,谭雄斌分享了扎根基层的经历,解答“坚守动力”“情理法平衡”等问题,并与师生探讨矿区污染治理、校地共建实践基地等议题,为学子们服务基层提供了鲜活指引。

回访优秀校友

青春回响:展现青年担当

此次实践中,“法益青声”团队以专业所长对接基层需求,既播撒了法治种子,又为非遗保护贡献了青年智慧。未来,青年法律学子将持续以法治护航发展、以文化助力振兴,让青春担当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彩。